■首席记者 孙欢
“铿锵有力家国事,须生豪杰抒壮魄;剧中常有豪杰事,台上演说千代史……”伴随最后一次舞台合成,西安三意社正式完成秦腔传统剧《出棠邑》的全剧排练。记者6月19日从三意社采访获悉,该剧将于6月27日,在西安市工人文化宫(原市委礼堂)与观众见面。
慷慨秦声义烈堂堂
《出棠邑》出自《春秋列国志》,讲述了春秋时期,楚平王无道,伍奢诤谏,反被下狱。此后,楚平王害怕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、伍员(伍子胥)前来报仇,派人骗伍尚、伍员二人回京,预谋杀害了伍奢全家。其间,二儿子伍员逃到棠邑,一箭射穿追兵,命告平王,如杀父兄,则将灭楚……
作为秦腔须生行著名的硬工戏,《出棠邑》不仅自成经典,其中折戏《拆书》《杀府》《逃国》更经常单独演出,《拆书》的蹲三尻子、《逃国》的抖马、《杀府》的三拉腔,后均成为秦腔表演艺术绝活范本。
《出棠邑》十分考验须生演员的功力——剧中挎剑背鞭造型贯穿全剧,唱腔包含多层次板式变化,尤以《拆书》一折中的“苦音慢板”转“双锤”的衔接最具挑战性。
《出棠邑》导演刘伟介绍说,此次三意社再排《出棠邑》,重新整理了剧本,“我们增加了《金殿修书》和《斩伍尚》两折,让剧情更加完整,人物行动更加明晰,希望给当代观众讲述一个更加精彩的秦腔故事。”
展开剩余54%青春传承“全梁上坝”
作为一部唱念做打均“吃重”的大戏,《出棠邑》的演员阵容引人关注。“此次全新排演,三意社须生演员可以说是‘全梁上坝’,将更多青年演员推上舞台,让他们挑大梁、演主角。”刘伟说。
记者了解到,三意社《出棠邑》汇集了该社五位优秀青年须生演员——张朋、杜石磊、马永亮分别在《拆书》《杀府》《逃国》三大折中饰演“伍员”一角,贾周峰饰演伍尚,宫廷豪饰演伍奢。
张朋作为《拆书》中第一个出场的“伍员”,需要挑起“马前三炮”重头戏。在这出戏里,“伍员”全身披挂,光行头服饰就将近30斤重,“这就要求我必须苦下功夫,只有足够熟练,才能唱念做打自如有致。”张朋说。
杜石磊谈及自己塑造的“伍员”时,重点强调一个“悲”字,“我演出的《杀府》这折中,‘伍员’满怀悲愤,痛苦已极,表达好人物这种极度悲怆的情绪,是我的演出要点。在这一折中,观众还能看到‘僵尸摔’秦腔绝技。”
85后马永亮从20多岁起便演出《逃国》这折鞭子须生戏。从挎剑背鞭、扎板带、挂须、高靴持马鞭,到抖马拉架子、鞭花、朝天蹬等一系列极复杂的“马上”动作,再到“鞭打靠旗”等秦腔绝技,都心中有数。马永亮说,希望自己的演出能受到观众认可。
老戏“新”唱,见证古老秦腔的后继有人,也显现一座百年剧社的担当。三意社社长侯红琴说:“今年是西安三意社开启演艺史的第130年,恢复传统剧目不仅是这座老社守正创新的具体实践,也对传承弘扬、研究探索三意社艺术风格,对戏曲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,对培养人才、构建良性戏曲生态,提供着持续而必要的积累。”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